网讯 记者丁伟、通信员刘颖、沈威报道:牵网、起鱼、落筐……今天,天色晴好,通城县五里镇五里村“零排放”圈养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,农家两两配合,正忙着收网捞鱼。
“昨年3月投的鱼苗,现正在恰是成果的时令。均匀每天可捞鱼1000多尾,苛重销往当地农贸市集、餐饮店等。”基地料理职员李英群先容。
该基地由通城县水产局于2022年投资维持,占地面积约20亩,目前共修有32个圈养桶,养殖彩虹鲷、知道刁、大头鱼等10余种水产种类。
基地行为乡下兴盛搀扶项目,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、咸宁市水产技艺引申中央技艺诱导,以村整体经济的方式起色,动员村民增收致富。
与古代水产养殖比拟,高密度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特别卓越。李英群暴露,这种高密度养殖形式产量更高,古代养殖办法每亩水面产量唯有250至300公斤,现正在这种圈养高密度养鱼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。而且,饲料定量投放,不会奢华。
“鱼圈养正在圈养桶内,通过下面的锥形集污装备网罗残饵、粪污等毁灭物,再经吸污泵抽排出去、进入尾水分辩塔。”李英群说,固体毁灭物网罗后能再使用,成为田产的有机肥;废水经尾水管造桶过滤后再回流到池塘反复应用,从而杀青养殖毁灭物的“零排放”。
为进一步做好“水”资产,2023年,该村正在原有的“零排放”高密度养殖基地的本原上扩修了一个集特种养殖、钓鱼、团鱼养殖于一体的养殖息闲基地,动员周边住户协同致富。目前,五里村已酿成鱼苗生息、发卖、成鱼养殖的一体化体例,村内水产养殖面积约300多亩,年生产量约为100吨。
五里村党支部书记黎星显露,现正在全村40%的村民从事水产行业,均匀每户增收约1万元。异日,该村将连续依托天然资源上风,做足“水”著作,肆意起色特性养殖、种植资产,以资产强盛鼓励集体增收致富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